【头山门】
虎丘是苏州城西重要的风景名胜,以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幽绝的自然景色而著称。虎丘山更是前山美,后山幽,被古人誉为:“苏州的双面绣。”苏州虎丘自古就享有“吴中第一名胜”的美誉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就曾说过:“到苏州而不游虎丘,乃是憾事。”
在进入虎丘山之前,你首先来到的是虎丘的头山门,在头山门的正对面,刻着的是“海涌流辉”这四个鎏金大字。这四个字清楚的点出了虎丘的来历。虎丘原名海涌山,远古时这儿是一片汪洋,几个绿色的岛屿在潮涨潮落间时隐时现,当时被称为海涌山的虎丘矮小但却美丽,就好像浩淼碧波中闪烁的明珠一样流辉至今。“海涌流辉”的水墙门是照壁的一种,苏州拙政园旧大门前至今仍保存有巍峨古朴的水墙门,因为这能体现出水乡人家的门面和脸面。
在头山门外有红底黑字的“古吴揽胜”匾额,这也点出了这里也是游览的好地方。在山门内悬挂着的是康熙御书的“虎阜禅寺”匾额,东西边门上分别题有“山清”、“水秀”。在山门内的墙体上刻着的是清朝乾隆二年间的《奉宪勒石永禁虎丘染坊碑记》,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官府关于保护河流水质的文告,真实的反映了清朝初年苏州的政治经济状况。
【海涌桥】
检完票,呈现在你的眼前的这座桥叫做海涌桥,因为虎丘之前被称作海涌山,桥因山而得名,所以这座桥也被称为海涌桥。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在苏州建阖闾大城,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时期,各小国之间战事不断。
公元前496年,吴国对越国宣战,吴王阖闾因为受伤而死于返程途中。即位的吴王夫差就在这里为阖闾造墓。为了修建吴王阖闾墓,吴国动用了十万民工,并随葬三千把宝剑在墓中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吴王下葬三日之后,有一头白虎蹲于海涌山上,据说这头白虎是吴王霸气凝聚而成的。从那以后,人们便将海涌山改称为“虎丘”,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了。
公元961年,虎丘山顶上建了一座七层八面的砖塔。现如今虎丘塔身已经严重倾斜,偏离中心2.34米,虎丘斜塔又称东方的比萨斜塔,非常著名,现在已经是苏州的地标建筑,并且因为它和吴王墓扑朔迷离的关系,使得许多考古学家和游客对此十分向往。
【二山门】
二山门也被称作“断梁殿”,虎丘山上古迹众多,除了虎丘塔之外,年代较长的,就要数眼前的这座断梁殿了。断梁殿建于元朝,也就是公元1338年,距今也有600余年的历史了,这个建筑的主梁是由两根木料拼接而成,并且在两端设计了一排造型优美的斗拱来托住悬出的大梁,用来解决主梁的受力问题。
关于这个断梁殿,民间有传说,这是元朝一位皇帝故意出难题,下了一道圣旨,规定苏州的工匠们在修建大殿时只能用专门配备的材料建造,不许使用铁钉。但最后苏州工匠们没有被难倒,依靠经验丰富的老匠师赛鲁班,于是就建成了独具一格的殿门。在二山门的正门两侧有对联“塔影在波山光接屋,画船人语晓市花声”。这对联描述了一幅房屋鳞次栉比,画船来来往往,话语声、卖花的叫声组成的繁华市井图。断梁殿内朝南的匾额是曾寿于1877年补书的“大吴胜壤”。朝北的那一面挂着的是由现代学者梁漱溟书写的横匾“含真藏古”。这四个字出自于顾恺之一千六百多年前的《虎丘序略》。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
平台累计配音,超40,050,000 分钟
-
品质保证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+国内外专业配音员
-
多种配音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
-
公司化运作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
-
双重备案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
-
7*14全天候服务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:00-21:00都有客服
推荐样音
更多收到您的极速试音需求

关注【客服微信】
听最新案例,新客礼包等你拿!
提交成功
试音顾问将在工作日半小时内联系您,请准备试音文稿或参考音频加速匹配
你也可以注册,可自助下单挑选主播,在线接单配音。(7 X 24小时主播接单)